作者:吕红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裡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庄园,
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
随笔2月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原出于十七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的一首诗作《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无论谁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裡。
多恩是个诗人,也是当时著名的佈道者,曾任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显然,多恩不是在这首诗裡描述若有人患上疫病,自己也有可能被染上的那种情形。
我特别摘录多恩的这首诗,希望在现今的疫情下读,能帮助我们深思生命本身的意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忽然而至的全球性瘟疫,辅以信息时代以各式各样的新闻头条载图视频,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心菲。即使不在疫区也免不去牵挂、焦虑、悲愤、沮丧、无奈。幸而,在中国有弟兄姐妹在封城刚开始人心惶惶不安的时候,在街头为路人分发口罩和福音单张。实在是令人暖心的景象。而在这首歌裡,多恩看人类是手足相连、互为肢体的一个整体,因而共同面对着生死存亡的问题。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类本是同根同源,无论男女老幼,不论什么肤色,都是爱我们的上帝所造。上帝吩咐我们,要做祂圣洁的子民,好使我们在世上的日子得以长久。
随笔3月
马丁路德面对了三次瘟疫。用路德的话说:他相信人民对瘟疫的反应是基督怜悯的重要体现,瘟疫的爆发意味着社群和教会领袖将身负重大使命呼召基督徒展现他们的爱心和信心,这是其它社群做不到的。现在是个特殊的时期,最需要灵性牧养,感恩教会牧师和同工为兄弟姐妹和孩子们,安排了网上敬拜,早上的灵修,读书会,讲道,儿童主日学,关爱小组的成立。我也收到许多的关怀和问候,谢谢兄弟姐妹们。
随笔 3月
当世界陷入疫情食物经济许多未确定因素充斥的明天,人的惊慌失错想要在这风暴抓住什么来支撑没有平安的心,被这种恐惧笼罩着,人的软弱尽显无疑。在北京的日子也曾紧张过,随着疫情的蔓延越来越严重。可在每一天清晨打开窗帘時都是阳光灿烂。感受神的恩典,心被光照耀着,有光就有盼望。黑暗总要过去,曙光就在前面。即使女儿催促返英,仍迟迟末动,我说阳光要留我,让我心中有平安,也愿把这份平安传递他人。
神真的很仁慈但是我們卻各種不珍惜愛護,代價惨重。
随笔4月
春暖花开在不经意中悄悄来了,然而即便是春天开始的日子,因为疫情使许多人心里堵着一团挥不去的愁云,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像飘浮在黑夜里的暗尘,明明知道它的存在却不哓得离我们究竟有多近多远,仿佛草木皆兵,硬把世上的人都捲进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之中,看到了人的渺小与软弱,疫情之下,不分身份,地位,财富,年龄,肤色;却会眼见或经历,得病,治愈和死亡。苦难在身边发生,感到哀恸是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我們需要在哀恸中祷告,祈求圣灵以說不出的嘆叹息替我們诪告,讓上帝触摸我們心灵深处,感受在苦难中上帝的同在,藉此获得医治和安慰。有時候,我們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等待,才获得医治与安慰。上帝是信实的,他必与我們同在。无论我們是否感受到,他不会离弃我們,他宁愿与我們一同受苦,在苦难的深渊里上帝仍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