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读书笔记 Reading Notes

读书会第八季  3月8日开始   我们一起读杨腓力的《上帝的情书》

欢迎加入  隔周一晚上Nigel牧师会带我们一起分享读书心得

“旧约篇章犹如不止息的鼓声,自始至终说到这个世界是围绕着上帝运转,而非我们。”

旧约深奥?杂乱?不合时宜?对旧约所有的逃避和排斥,杨腓力都有过。

作者出于读《圣经》旧约时真实的怀疑和挣扎,以普通读者的立场尝试探寻旧约写作的原委,从看似矛盾、困惑、感伤或玄秘的文字中,寻找到了在纷乱的旧约世界之上上帝亘古不变的爱和恩典,以及真实如今日的神人关系。

《约伯记》中的苦难,《申命记》中的伤感,《诗篇》里令人困惑的矛盾,《传道书》中智慧的奥秘,“先知书”里先知的挣扎和上帝的回复……都曾令作者感到好奇或困惑,也成为本书探寻旧约恩典之途的线索。

本书不是辩道或护教作品,也不是对文本进行文学或考古批评的著作,而是自我探索的作品。当我们带着各类疑问进入旧约世界,许多问题都将变成我们的自我追问。在一次次的探索和追问中,我们不断理解旧约并认识自己,也不断惊叹于上帝的深情和智慧。

由于新冠COVID-19影响,我们已将主日崇拜转为网上进行。

主日崇拜时间: 每周日下午1:30

欢迎点击后面的链接进入我们的网上主日崇拜Zoom直播  https://zoom.us/j/5468040134

Read more

读书会第七季  1月4日开始   我们一起读杨腓力的《无语问上帝》

欢迎加入  隔周一晚上Nigel牧师会带我们一起分享读书心得

 

 

三个不敢出声的问题:上帝公平吗?上帝沉默了吗?上帝隐藏了吗?

 

我们的生命中是不是有很大的失望,从来没有跟人提起过?我们的人生中是不是遇到很多难以解释的磨难和困苦,挑战着我们的信仰?

 

现实生活和信仰盼望之间似乎总存在一条鸿沟,叫我们心生怀疑,大声发问:上帝公平吗?上帝沉默了吗?上帝隐藏了吗? 

杨腓力以其独特的视角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从旧约到新约,从亚伯拉罕到约伯,从耶稣到保罗,他发现要了解上帝的作为,先要了解创世以来,上帝与人之间发生过的种种爱恨纠葛,才能明白为什么今天我们处于一个看不见上帝,却要凭信心来经历上帝的年代。信心即是相信即使在黑暗低潮中,上帝的爱依然存在。上帝需要人类给他的不是对他彻头彻尾的分析,而是单单的爱。

由于新冠COVID-19影响,我们已将主日崇拜转为网上进行。

主日崇拜时间: 每周日下午1:30

欢迎点击后面的链接进入我们的网上主日崇拜Zoom直播  https://zoom.us/j/5468040134

Read more

读书会第六季  10月7日开始   我们一起读卢云的《浪子回头》

欢迎加入  隔周一晚上Nigel牧师会带我们一起分享读书心得


一个归家的故事

半瞎、面露慈怜的父亲,伸出手,坚定温柔地拥着沧桑、衣衫褴褛的小儿

子;一旁站着的是双手拘谨地交叉胸前、神色怀疑不悦的大儿子。画家伦勃朗让圣

经中“浪子回头”的故事,鲜明生动地跃上画布。经过了几个世纪,作家卢云与画

作偶然相遇,开启了一段漫漫的心灵之旅。

到底谁是真正的浪子?是挥霍浪荡的小儿子?是怀怨生气的大儿子?是你?

Read more

读书会第五季  9月8日开始   我们一起读尤金·毕德生的《莫测树下》

欢迎加入  隔周一晚上Nigel牧师会带我们一起分享读书心得


人人爱读约拿书。我们每个人都好像约拿一样,排着队渴望去他施,然而上帝的

心意却是叫我们生活在尼尼微:“一个需要辛苦工作,但却没有太大希望成功的地

方——至少从可以量化的成功标准来看是这样的。”

尤金·毕德生用他擅长的素描手法,向我们展现了那个逃避的约拿、那个抗拒的约

拿、那个自以为是的约拿以及莫测树下那个怒气冲冲、与神抗辩的约拿。在约拿身

上,我们看不到所谓的属灵领袖形象,只看到了我们自己的软弱:约拿的失败正是我

们的失败,我们也常常以自己的有限、狭隘的想象力和经验去揣测神的慈爱、怜悯和

救恩的博大。

所有失败的故事都是关乎罪的故事,而所有故事的失败,则要把我们引向那个比

我们更开阔、更伟大的生命。

这是毕德生在国内出版的第一本关于牧养的书。教牧的工作就是这样,投身于常

常不愿见到的环境,在一群会犯罪、悖逆、做愚昧之事的罪人之中,参与日常的生

活,赦免罪人、帮助受伤者。何谓牧者?何谓牧养?毕德生认为教牧的工作是一种恩

Read more

读书会第四季(7月28日至9月7日)我们一起读提姆.凯勒的《诸神的面具》

 

提姆·凯乐的智慧和对圣经的理解,以清晰、深具吸引力的写作方式加以

呈现,足以帮助基督徒以及非基督徒认清我们自己心中的偶像,以基督里的盼

望来取代。 ——《世界杂志》(World Magazine)

正如尼采在《偶像的黄昏》(Twilight of the Idols)里所说,“在这世界上的偶像

比真实的事物还多”,因为人心本是制造偶像的工厂。许多人把信心寄托在成功、金钱、

爱情和所谓的美好人生之上,相信这些就是通往终极快乐的钥匙。这些无形却闪耀的偶像

在人们寻求意义、保障、安全和满足的路上,占据了人心中极重的位置,人们依赖和信靠

它们。

作者在书中指出,人们错把这些美好事物当作上帝,然而事实上它们并不能解决真正

的需要。所有我们曾经想要的美好之物都有可能成为偶像,最后变为手中的尘土,因为它

们原本就是尘土。

本书将带读者认清诸神的面具背后的虚假,分辨假神明带来的影响,也指出获得真正的自

由的唯一路径,引领人回到那能满足人心渴望的真实面前。

Read more

读书会第三季 (6月2日至7月27日),我们一起读《跳过墙垣》

 

借着你,我攻破敌军;靠着我的上帝,我跳过墙垣

——诗篇18:29

 

大卫的故事是旧约圣经中最为吸引人、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篇章。毕德生向我们展现

的大卫,不是传统理解中的那位一统江山的荣耀君王,而是一个与神相交的平凡的普通

人。他不断地犯错,不断地悔改,不断地求告,不断地信 靠。大卫的一生跌宕起伏,充

满了试炼和挑战,他的故事彰显了这样一个主题: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何在凡尘

俗世活出充满灵性的生活。

大卫的故事不仅仅关乎大卫,也关乎我们每个人。毕德生拉近了那个遥远的旧约时

代和现世生活的距离,为我们今天探讨灵性生活提供了一个真实可靠的平台。因为属灵

生 命不是一些概念法则的堆砌,而是由许多有机的、个人的、特殊的细节联合在一起

的;认识大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认识我们自己。

Read more

读书会第二季 (4月16日至6月1日),我们一起读尤金.毕德生的《与马同跑》

 

你若与步行的人同跑,尚且觉累,怎能与马赛跑呢?

——耶利米书12:5

 

毕德生在本书中截取先知耶利米的重要人生片段,描摹了这位泪眼先知正直完

美、令人向往的一生;而我们这些活在(后)现代时期的人,尽管时移世易,但只要我

们心存对美好的渴慕,仍能以其为典范,活出独具一格的美善人生,并从中找到一份独

有的生命意义。正如上帝 在呼召耶利米时所说的:“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

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

《与马同跑》不仅向我们展现了这位泪眼先知的生命画卷:虽敏感忧伤,却充沛饱

满;虽孤独坎坷,却英勇坚定;虽颠沛流离,却始终忠于所托……更是帮助我们反思自

己的生命,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过一种奔放积极、富有创意的生活。

Read more

读书会第一季 (3月17日)我们一起读杨腓力的《恩典多奇异》

 

恩典意即我们不能做任何事叫上帝爱我们更多一些,

也不能做任何事叫他爱我们更少一些。

我们常常歌唱恩典,谈论恩典,但是很少有人去思考、去探究,到底什么才是恩

典——这一使基督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最核心的观念。而本该散发恩典的基督徒和教

会,却常常陷入“无恩”里面,无法自救,无力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它呢?

Read more